首頁? 政策法規 ? 專精特新

一文讀懂2025年“專精特新”最新政策變化!

瀏覽次數:1413 發布時間:2025-01-15

 

重點摘要
一文讀懂2025年“專精特新”最新政策變化。
一、什么是“專精特新”

專精特新是國家為引導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之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中小企業發展質量和水平而實施的重大工程。

二、成為“專精特新”的好處
 

榮譽資質: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認定并授牌,專精特新企業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認定并授牌,認定成功代表了政府對企業的極大認可,有助于提升企業榮譽、企業品牌產品及服務推廣。

 

資金扶持:2021-2025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引導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被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可獲國家獎勵600萬元/家,每年200萬元,各省市給予一次性獎勵20-200萬元。對首次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每戶給予一次性5-100萬獎補(以各地方最新獎補政策為準)。

 

政策幫助:重點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是“一企一策”給予幫助,如財政專項資金、各部門項目資金、稅收優惠、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創新支持、市場開拓扶持、融資增信等。

 

政策扶持:在貸款服務、技術服務、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專題培訓等方面予以優先和重點扶持。

 

企業人才:有專門的校園、社會招聘渠道,及人才培訓優惠。

 

企業推廣:有利于提高企業在相應細分市場的地位、提高企業品牌影響力和產品知名度,是企業產品質量和科技含量的保證,有利于企業品牌打造和產品市場推廣。

 

企業發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全國中小企業具有高等級權威性的榮譽稱號。后期對企業在金融服務上有傾斜,提升本企業在金融市場融資吸引力,獲得此榮譽后期在企業技改項目,培育項目資助申請上有政策傾斜。

 

上市重點扶持:證券交易所、新三板為有上市或掛牌意向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全流程、全周期咨詢服務;對擬上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分類指導、精準培育、投融資對接,提高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請在新三板掛牌開辟綠色通道。

三、2025年專精特新政策有何變化?

2025年專精特新政策執行的頂層敘事邏輯: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所有政策制定修訂以及評價指標體系都是為此綱領服務--構建機制。

 

專精特新政策執行的是梯度培育,管理辦法涉及的動態管理、申報程序、梯度原則、管理分工、推薦權責應該都不會有大的變化,變化的是評分標準。

 

企業評價指標體系的幾點變化:

 

1.申報簡化,《專精特新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作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認定、復核和政策支持的重要參考依據”,進一步簡化現行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標準”;

 

2.數據自動獲取,大多指標無需填報或者佐證,即可從稅務、統計、人社、政務、檢測認證等系統獲??;

 

3.重視財務表現,深挖成本利潤、資產收益、成長情況;

 

4.數據處理更科學,除了與行業平均對比,專利更是考察集中度、加權量,不再簡單的堆砌數量。

 

1、與2024年小巨人評價指標對比

 

《專精特新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作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認定、復核和政策支持的重要參考依據”,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復核的評價指標體系;為小巨人企業認定推薦、評審的指標之一;作為地方評價參數的參考要素影響獎補資金系數。

 

本次發布的評價指標體系,成長性屬于新增指標;2024年“小巨人“企業評價中定量指標完整契合在新發布的創新能力指標中。

 

考慮到定性+定量結合的評價模式,定性體現在技術水平、重點產業鏈以及“補短板”“填空白”重要作用等。

 

2、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評價對比

最重大的變化是特色指標,改為“市場優勢、數字化轉型、綠色化標桿、國際拓展”,新增財務指標、成長性指標。

財務指標改為行業平均值對比,比如“成本利潤率超出行業均值情況”;

不再簡單看比例,重視投入絕對值也看相對值,比如拆分為“研發投入”、“研發占比”;

專業化從技術專注判斷,比如關注專利集中度,增加行業排名,同時專利不再簡單計數而是用“發明專利數量(加權)”;

相對于2024年評價指標,2025年在財務數據的表現上給予更多關注。

來源:今日知訊
免费AV网站_国产三级视频不卡在线观看_国产高清无码在线_91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APP